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摇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奠基者和贡献者。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定位于中国空间科学及其卫星工程项目的总体性研究机构,以“引领空间科学发展,带动空间技术创新”为使命,牵头组织国家空间科学发展规划研究,具体负责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即中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计划)的组织与实施,开展空间科学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并为空间科学系列卫星计划及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
目前,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空间科学总体性研究机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成果。2015-2017年,中心牵头组织研制的四颗空间科学卫星先后成功发射:2015年12月,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升空,入选了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新年贺词;2016年4月,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并完成回收,完成了19项空间科学实验;2016年8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已有3项科学成果在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和《科学》杂志发表;2017年6月,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成功发射,实现宽波段、大视场、大有效面积的X射线空间观测,使我国在高能天体物理观测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值我国空间科学快速发展之际,欢迎有志于“探索太空、发现未知”的2018届毕业生加入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亲身参与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的设计与研制,见证中国空间科学快速发展的未来!期待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中国人的贡献,树立起人类探索太空的新丰碑!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三、招聘岗位
为支撑国家空间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现面向2018届毕业生招聘如下岗位:
| 
 部门  | 
 岗位编号  | 
 岗位名称  | 
 专业  | 
 岗位任职条件  | 
| 
 测试技术研究室  | 
 CS01  | 
 测试技术研究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1.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  | 
| 
 测试技术研究室  | 
 CS02  | 
 电子通信技术研发  | 
 电子技术与应用  | 
 1.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  | 
| 
 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  | 
 DZ01  | 
 射频电路  | 
 电子通信类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 
 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  | 
 DZ02  | 
 计算机硬件  | 
 计算机控制类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 
 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  | 
 DZ03  | 
 计算机软件  | 
 计算机控制类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 
 系统仿真与论证技术研究室  | 
 FZ01  | 
 场景感知技术  | 
 计算机应用  | 
 1)相关专业博士学位;2)具有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发表经历;3)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 
| 
 系统仿真与论证技术研究室  | 
 FZ02  | 
 复杂系统仿真技术  | 
 计算机应用  | 
 1)相关专业博士学位;2)具有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发表经历;3)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 
| 
 系统仿真与论证技术研究室  | 
 FZ03  | 
 信号处理技术  | 
 计算机应用  | 
 1)相关专业博士学位;2)具有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发表经历;3)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 
| 
 系统仿真与论证技术研究室  | 
 FZ04  | 
 增强现实技术  | 
 光学工程  | 
 1)相关专业硕士士学位;2)具有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发表经历;3)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 
| 
 系统仿真与论证技术研究室  | 
 FZ05  | 
 智能实时信息处理  | 
 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自动控制  | 
 具有博士学位,在嵌入式系统、深度学习、图像处理方面具有项目经验和理论基础,具备独立开展项目策划和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 
| 
 系统仿真与论证技术研究室  | 
 FZ06  | 
 雷达信息处理  | 
 电子信息工程  | 
 具有直博士学位,在先进相控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有项目经验和理论基础,具备独立开展项目策划和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 
| 
 系统仿真与论证技术研究室  | 
 FZ07  | 
 卫星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 
 飞行器设计或天体力学  | 
 1)相关专业博士学位;2)在深空探测、分布式空间系统或轨道优化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3)具有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发表经历;4)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 
|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TQ01  | 
 空间物理研究  | 
 空间物理  | 
 博士学位,  | 
|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TQ02  | 
 空间物理研究  | 
 空间物理  | 
 博士学位,具有大型无线电雷达探测设备数据分析和研究经验者优先  | 
|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TQ03  | 
 空间物理研究  | 
 空间物理  | 
 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行星际数值模拟  | 
|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TQ04  | 
 电磁场探测载荷研制  | 
 空间探测、电子、仪器仪表、自动化  | 
 硕士及以上  | 
| 
 空间环境探测研究室  | 
 TC01  | 
 电子工程师  | 
 电子/自动化/机电/微波天线  | 
 具备电子硬件设计能力;有FPGA开发经验;硕士及以上学历  | 
| 
 空间环境探测研究室  | 
 TC02  | 
 硬件研发工程师  | 
 电子工程  | 
 掌握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熟练应用Protel,Altium Designer工具;有一定的电路设计、测试开发经验;具有团队合作、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硕士及以上学历  | 
| 
 空间环境探测研究室  | 
 TC03  | 
 物理设计  | 
 空间物理/物理/仪器仪表  | 
 负责大气及等离子体探测类仪器的物理设计、数据处理,熟悉相关分析软件;硕士及以上学历。  | 
| 
 空间环境探测研究室  | 
 TC04  | 
 仪器设计工程师  | 
 仪器仪表自动化电路  | 
 负责大气探测仪器的电路设计、测试,熟悉相关开发软件;硕士及以上学历。  | 
| 
 空间环境研究预报室  | 
 YB  | 
 预报研究岗  | 
 空间物理  | 
 博士学位  | 
| 
 临近空间环境研究室  | 
 LJ  | 
 临近空间数据同化预报  | 
 空间物理/大气物理/计算机  | 
 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2、熟悉fortran、matlab编程语言;3、具有空间物理/中高层大气物理背景;4、有数据同化或数值预报技术经验者优先。  | 
| 
 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  | 
 WB01  | 
 星载天线设计与测试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1、具有博士学位;  | 
| 
 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  | 
 WB02  | 
 星载被动微波遥感器系统设计与研制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1、获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 
| 
 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  | 
 WB03  | 
 星载雷达系统设计与研制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1、获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 
| 
 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  | 
 WB04  | 
 海洋、大气遥感理论与方法研究  | 
 海洋、大气遥感与探测  | 
 1、获得专业博士学位;  | 
| 
 空间环境特殊效应实验室  | 
 XY01  | 
 器件辐射效应研究与试验  | 
 半导体物理或微电子学相关专业  | 
 1、硕士(含)以上;  | 
| 
 空间环境特殊效应实验室  | 
 XY02  | 
 器件辐射效应研究与试验  | 
 激光物理及光学相关专业  | 
 1、博士学位;  | 
| 
 卫星运控技术实验室  | 
 YK01  | 
 运控系统研发与管理  | 
 计算机及应用  | 
 硕士及以上,对软件工程有一定的基础  | 
| 
 卫星运控技术实验室  | 
 YK02  | 
 运控分析  | 
 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对数据分析的理论、方法有一定的基础  | 
| 
 数据网络技术实验室  | 
 SJ01  | 
 大数据理论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应用数学,统计学,物理学  | 
 ·有至少一项编程能力(Python, C, Java, Matlab, IDL等);  | 
| 
 数据网络技术实验室  | 
 SJ02  | 
 科学卫星数据处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物理,空间天文,空间物理  | 
 ·熟悉或能快速学习卫星载荷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  | 
四、应聘方式
1. 应聘者请将简历发送至到 zhaopin@nssc.ac.cn;
2.邮件标题及简历标题请注明:专业+学校+硕士/博士+姓名+岗位编号;
3.初选合格者,人力资源处将通过电话或E-mail通知本人参加面试;
4.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http://www.nss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