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科普文章
微信公众订阅号
空间科学基础知识
前沿扫描
各国空间政策
专家文章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 前沿扫描
宇宙正在“老去”将越来越暗
2015-08-18 | 【     】【打印】【关闭

来源:科技日报

  在对世界上最大几个天文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后,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宇宙正在慢慢“衰老”,随着时间的流逝亮度越来越低,数十亿年后甚至会彻底“熄灭”。

  负责此项研究的西澳大利亚大学天文学家西蒙·德里弗说,现在的宇宙就像是一个坐进沙发正在打瞌睡的老人,而这一觉说不定就是永远。

  这一成果是最近在美国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公布的。研究小组利用地面和空间望远镜对太空中一处大约相当于1000个满月大小的区域的星光进行了观测。这些光来自众多遥远的星系,它们距离地球近的有5亿光年,远的则达数十亿光年,数量超过22万个。研究人员对这些光的波长进行了分析,将其按照从紫外光到可见光再到红外光的顺序排列。通过分析,他们能够比以往更加准确地计算出这些星光变暗的比率。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的20亿年里,宇宙的亮度已经消减了一半,而在接下来的20亿年里它仍会越来越暗。

  英国伦敦大学天文学家威尔·萨瑟兰称,宇宙的变暗可能与其加速膨胀有关,这种膨胀效应正在将物质加速向外抛撒。最近几十亿年来,由于氢、氦等必要元素的日渐稀少,新诞生恒星的数量一直在减少,甚至已经不能赶上恒星死亡的速度。这种青黄不接的现象直接导致宇宙变暗。

  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天文学家乔·里斯科说:“我们尚不能够精确推断出宇宙熄灭的确切时间,不少星系中依然有活跃的恒星活动,一些仍然会持续数十亿年。”

  作为一个国际合作项目,该研究采集了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星系演化探测器(GALEX)和宽视场红外巡天探索者(WISE)、ESO在智利的维斯塔红外巡天望远镜(Vista)和安装在澳大利亚赛丁泉天文台的英澳望远镜(AAT)的数据。

  萨瑟兰说,宇宙不会立即熄灭,但是它会逐渐褪色,就像夕阳一样,而整个过程可能长达几十亿年的时间。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