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火星大气的氧离子沉降及其与磁异常的关系
2011-09-29 | 【     】【打印】【关闭

美国《地球物理杂志》2011年第116卷第8期(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 116, A08204 , 2011)发表太阳系探测研究室李磊研究员等的研究成果(Oxygen ion precipitation in the Martian atmosphere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crustal magnetic fields)。

李磊研究员等认为,在没有全球内秉磁场的条件下,火星高层大气中的氧离子会被太阳风直接“拾起”(pick up)。大多数被“拾起”的离子逃逸掉了,也有一些再次沉降到大气中并溅射大气成分,这也是中性大气流失的一个重要途径。火星是一个广布着磁异常区的特殊行星,磁异常可以影响逃逸离子的全球分布,而人们对由磁异常带来的再次沉降的“拾起”离子的空间分布和能量沉积的影响所知甚少。在研究工作中,李磊研究员等基于MHD模型的电场磁场环境,采用单粒子方法,计算了再沉降的拾起氧离子的空间分布和能谱,比较了不同的磁异常条件下的氧离子沉降。结果表明,磁异常会改变沉降离子的空间分布,并在向阳和背阳面产生不规则的低能离子沉降区和宽的高能离子沉降带。磁异常的存在实际上增加了O+离子的沉降,尤其在背阳面增加了能量的沉积。由于磁异常的存在,大气溅射和伴随着的中性成分逃逸将可能是全球性的,并且比没有磁异常时会加强近一倍。

不同能量段的沉降O+离子通量在火星的全球空间分布 

原文链接:http://www.agu.org/pubs/crossref/2011/2010JA016249.shtml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