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子午工程通过中科院组织的工艺测试评审
2012-08-14 | 【     】【打印】【关闭

8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通过了中科院高技术局会同计划财务局组织的工艺测试评审。评审专家组由来自中科院高技术局、中国科大、地质地球所、电子所、国家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地震局、北京应用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组长由子午工程科技委主任魏奉思院士担任,中科院高技术局副局长于英杰出席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子午工程工艺测试报告、实地考核意见、数据评估报告以及监理报告,现场考察了子午工程数据中心和科学运行中心,审阅了子午工程工艺测试报告等相关材料。经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子午工程形成了地磁(电)、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三条监测子午链,是目前国际上纬度跨度最长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链,具备了监测和研究空间天气事件扰动传播特性的能力;建设完成的三大系统—空间环境监测系统、数据与通信系统和研究与预报系统—实现了协同工作且稳定运行,功能、性能指标达到或优于初步设计要求。

会上,子午工程总工程师王赤作了子午工程工艺测试报告,就工艺测试必要性、方法、项目、组织实施和结果等进行了全面总结。

子午工程总经理、中心主任吴季发表讲话,感谢子午工程建设团队多年来的辛勤工作,感谢实地考核组专家远赴观测台站进行实地测试和考核并提出中肯的建议。他指出,工艺测试评审的通过标志着子午工程将实现从技术到科学目标的转化,后续任务将重点做好运行工作,多出成果。

最后,于英杰指出,子午工程是中国科学院牵头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特点鲜明,意义重大,希望经理部群策群力做好国家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策划、组织好长期运行工作,扩大成果产出,为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做出应有的贡献。

此次工艺测试,测试专家组由实地考核组和测试评审组两部分构成,由中科院高技术局组织任命。8110日,测试专家组进行了为期10天的测试、考核和评审。期间,实地考核组主要采取台站实地考核、总体现场测试、数据现场评估等方法,对子午工程的系统运行和产出能力进行了测试。台站实地考核主要选取了子午工程高、中、低纬代表地区的北京、武汉和海南三个综合台站,根据子午工程工艺测试大纲和单项测试细则对12台套空间环境监测设备、3个节点站以及数据中心、科学运行中心、专用高性能计算平台、研究与建模虚拟平台等进行现场抽测,并分别形成了实地考核意见;总体现场测试主要通过分析子午工程的历史数据和现场数据,对子午工程初步设计的监测地理范围、监测高度范围、监测参数、监测设备成链、数据时效性、数据处理量、空间天气产品和模式以及系统协同工作能力的考核;数据评估主要针对子午工程的历史数据和现场观测数据进行了科学应用评价。

子午工程由国家七部委的12家单位共同建设,截至7月底,子午工程所有12家建设单位已全部验收完毕。工艺测试是设备、工艺、建安、财务、档案等五个专业组验收的重要一环,目的是为了考察子午工程的系统间协同工作能力和总体性能、考核子午工程初步设计指标实现情况、检验子午工程成果产出和科学目标的实现能力。截至目前,子午工程已完成建安组的验收,工艺测试评审后将全面迎接财务、设备和档案三个专业组的验收,并将按计划申请完成国家验收。

(供稿:子午工程项目办公室)

会议现场

与会专家考察子午工程数据中心

与会专家考察子午工程科学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