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空间中心自主研制的等离子体主动释放试验装置完成科技成果鉴定
2014-07-17 | 【     】【打印】【关闭

  7月14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等离子体主动释放试验装置研制”科技成果鉴定会。

  空间等离子体主动试验是利用火箭、卫星将粒子或电磁波人为地注入到空间,利用地面光学、电磁测量和雷达进行观测,或者利用注入位置附近的火箭或卫星进行电磁场和粒子的就位探测,可以在指定时间、地点开展目的明确的试验,是研究空间物理的一种主动、有效手段。等离子体主动释放试验装置的功能是在指定空间位置实现化学释放的一种空间等离子体主动试验方法。

  2013年,由空间中心自主研制的空间等离子体主动释放试验装置搭载不同的探空火箭,分别进行了200公里高度左右的电离层释放试验和10000公里高度左右的磁层释放试验,通过地面多点光学观测和箭载设备就位探测,获取了大量科学试验数据,取得良好的试验成果。

  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研制难度大,创新性强,填补了国内空间物理主动试验的领域的空白,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成果为我国高空科学试验任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我国空间物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试验和探测手段。该装置可以推广至其他主动释放试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建议进一步开展探测数据的应用研究。

  (供稿:太阳系室)

等离子体主动释放试验装置系统组成图

科技成果鉴定会现场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