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速递(头条)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的星上设备随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五、十六颗组网卫星顺利升空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8-10-31 | 【打印】【关闭】

  2018年10月15日12点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五、十六颗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的方式送入太空。经3个多小时的飞行之后,两颗卫星均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将我国的全球组网卫星、全球定位服务的计划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五、十六颗组网卫星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承担了2套各三台重要星上电子设备:数据处理终端、自主运行单元和计算机模块K的研制工作。设备上使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龙芯1E和ASIC芯片——龙芯1F,通过了MEO轨道的严苛考验,是我国星用关键元器件自主可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处理终端开机至今,工作状态正常,对星上各指令执行正常;自主运行单元将按照后续飞行计划,择机开机工作,服务组网卫星间的信息传递工作;计算机模块K是导航卫星有效载荷的重要成员之一,也将按照后续飞行计划于近期开机工作,服务于导航任务。

  以上三台设备已成为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卫星的标准配置,至今已运用在10颗组网卫星上,均在轨工作正常。卫星后续还将进行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十四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

 (供稿: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 

图一:10月15日1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9、40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15、16颗组网卫星

  图二:左:数据处理终端;  中:自主运行单元;   右:计算机模块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