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1日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RAS)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投票结果于当地时间6月2日正式对外公布。48位外国科学家当选新一届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其中7人来自中国,其他41人来自美国、德国、瑞士和加拿大等国家。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吴季当选物理与天文学领域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6月6日,俄罗斯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大·谢尔盖耶夫(Alexander Sergeev)院士通过邮件向吴季研究员的当选表示祝贺。
吴季是空间科学与探测技术领域国际知名科学家,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卢森堡航天局空间资源咨询委员会(ABSR)委员,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ISSI)理事会成员等。
他领导研制完成了国际上第一台全尺寸的同步轨道卫星毫米波大气探测仪原理样机,获得了国际上该类仪器最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该技术正应用于海洋盐度卫星、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二期)背景型号项目“鸿蒙计划”、子午工程(二期)稻城圆环阵太阳射电望远镜等任务中。从1997年开始,吴季在我国第一个空间科学计划“地球空间双星计划”中任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和中国与欧空局之间的合作协调人。该计划与欧洲空间局的“星簇(Cluster)”计划相配合,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协调探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宇航科学院(IAA)2010年度的杰出团队成就奖。2006年至2017年,他牵头组织论证《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推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悟空、量子号、慧眼、实践十号卫星正式立项并担任专项负责人。鉴于他在空间科学领域里的贡献,2016年被英国《自然》评选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2017年获欧洲空间天气与气候马塞尔·尼科莱(Marcelo Nicolas Space Weather Award)奖,2018年获中国航天基金会特别奖。
在吴季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期间,中国科学院与欧洲空间局、美国科学院空间委员会、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空间所和日地物理研究所等国际著名空间科学机构都发展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常设合作机制,如中欧双边年度合作会议机制、中美杰出青年科学家年度论坛,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分部以及中俄空间天气联合实验室等。与此同时,吴季还为 “萤火一号”的中俄合作,以及科学目标的设定和科学载荷遴选与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也是我国嫦娥一号和三号科学探测载荷研制的主要领导者,获得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的称号。
图: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吴季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