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宋忠保,沈慧良. 《请历史记住他们——中国科学家与“两弹一星”》. 科学时报社. 1990
1959年上半年,通过几个月的技术探索和工程实践,上海机电设计院全体同志认识到,技术发展的道路必须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一步一步地提高,循序渐进,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预定的目标,企图一步琶大的想法是违背客观科学规律的。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空间技术调整的安排,并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设计院党委坚决地、实事求是地在一年之内两次调整战略目标和研制任务,从研制人造卫星调整为研制探空火箭,从研制探空火箭最后又调整为研制气象火箭,决定先从T-7M小型液体火箭和T-7气象火箭研制着手。
T-7M火箭是T-7气象火箭的模型火箭,其研制目的在于掌握火箭设计、制造和试验技术,创造技术保障条件和培养火箭技术队伍。主要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有:研究试验液体火箭发动机挤压式供应系统等技术(包括推力室、容器和各种阀门等部件的设计、制造和使用),
以及空中点火和安全启动技术;研究试验助推器与主火箭连接以及自动脱落技术;研究试验箭头与箭体自动分离后分别回收的技术;摸索火箭发射场的建设经验等。
T-7M火箭是由液体燃料主火箭和固体燃料助推器组合起来的两级无控制火箭。当助推器工作完毕后,主火箭能在空中自动点火;主火箭点火后,立即使助推器自动脱落;主火箭的箭头、箭体在弹道顶点附近可以自动分离;分离后的箭头、箭体分别用降落伞进行回收。主火箭箭体由蒙皮、桁条和加强框等组成,它把各个系统连接成一个整体。在火箭尾部装有四片三角形尾翼,以确保火箭飞行的稳定。火箭的起飞总重量为190公斤(其中主火箭重量122公斤)。起飞时总长度5345毫米(其中主火箭长度为4210毫米),火箭直径250毫米。助推器推力17456牛,主火箭推力2216牛。火箭飞行高度约8~10公里。
T-7M火箭从1959年10月开始研制,从设计、制造到系统试验仅用3个月的时间,到1959年底就总装出第一枚主火箭。在研制该火箭时同样经历了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过程。
为了保证主火箭发动机启动安全、工作可靠,确定采用爆破薄膜作启动阀,要求薄膜控制爆破压力的精度达到±0.25大气压。为此要求薄膜的铣削深度公差应保证在0.005毫米以内,显然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两名平均年龄仅20岁的女科技人员承担了这项任务,她们决定选用化学腐蚀方法进行加工,但当时没有所需的设备,只得靠手工把涂上保护剂的硬纸板刻成一个个全空心图案当模型来腐蚀铝板。在经过数百次试验找到了比较理想的保护剂和腐蚀剂后,又面临着如何在丝绢上刻出高质量图案的新问题。在多次试验均遭失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她们从油印机得到启发,提出用印刷法把图案印上去,并自己动手把针头磨成微型刻刀,先在印刷纸上刻出所需的图案,而后把印刷纸贴到丝绢上,终于印成了理想的图案。随后又在选择薄膜材料,控制腐蚀温度、腐蚀时间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工作,使爆破压力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这项工作历时
一个半月,先后进行了近千次试验。在小小的一片薄膜上,凝聚着她们辛勤劳动的心血。后来,聂荣臻副总理在视察气象火箭研制工作时,曾详细询问爆破薄膜的研制过程。他对青年人这种不断进取,克服困难的精神给予了赞扬和鼓励。
火箭简易试验发射场位于上海市南汇县老港镇东两公里的平坦土地上,东临东海,人烟稀少。设计院当时的条件还很差,许多设备还依靠兄弟单位的支持,如发射试验场高压充气用的压缩机借自上海化工研究院,起重卷扬机借自安装公司,观察用的双筒望远镜借自海军部队,经纬仪借自同济大学,气象观察设备借自上海气象台,柴
油发电机设备借自当地驻军,等等。发射场设施也非常简陋,发电站是用芦席围成的,顶上只盖了一张油布篷,中间放着一台借来的50千瓦发电机。发电站距离发射架和指挥所虽不过100多米,但中间隔着一条小河,那时,没有步话机,没有电话,也没有广播喇叭,发射场总指挥要下达发射命令,只得靠大声叫喊或用手势表示。为了争取时间、抢进度,没有专用的加注设备就用自行车打气筒作为压力源,以加注推进剂,没有自动的遥测定向天线,就靠几个人用手转动天线来跟踪火箭。这些做法,现在看来简直太原始了,但是在创业之初,正是靠这种简陋条件和艰苦奋斗精神,成功地发射了自行设计的第一枚探空火箭。
1960年2月19日,T-7M火箭完成了发射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竖立在20米高的发射架上。火箭点火后,沿着发射导轨起飞,直冲云霄。第一枚试验型液体燃料模型火箭发射成功,是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取得的第一个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从开始研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首次飞行试验成功,使探空火箭研制队伍得到一次比较全面的练兵和考验,为研制T-7火箭奠定了基础。
1960年5月28日晚7时半,毛泽东主席和杨尚昆在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陪同下,亲临上海新技术展览会尖端技术展览室,参观了T-7M液体火箭。毛主席仔细阅读了产品说明。当汇报到设计院是在没有苏联专家,没有资料,研制的人是平均不到25岁的大中专学生时,毛主席听了很感兴趣,连声说:“好!好!”并询问火箭可飞多高?回答能飞8公里。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8公里那也了不起!”并鼓励大家:“应该是8公里、20公里、200公里,搞上去!”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和热情勉励,大大鼓舞了全体研制人员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的信心。仅仅4个月之后,设计院又发射成功了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T-7气象火箭。
1990年12月(作者照片暂缺)